4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六。
成都校区一改往日的宁静,突然汇聚四方宾朋、八方来客。
先生的同事们来了,先生的合作者们来了,先生的朋友们来了,先生的学生们来了,先生学生的学生也来了。
这是周开达院士79岁的生日,根据中国传统习俗,学校为周开达院士举行八十寿辰庆典。
“开达院士,祝贺你八十寿辰,愿你早日康复”,原定出席先生寿辰庆典的袁隆平因公耽搁后派人送来亲手书写的贺卡并献上贺礼。
一个心愿:用学术研讨会祝寿
“您曾经说过,等您八十岁时搞一个学术研讨会庆祝,今天,您的心愿实现了”,先生的学生、水稻所所长李平在贺词中回忆。
这是一个一生都醉心于水稻育种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朴实的心愿。
“开达中学时候就读于江津农校,毕业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拿钱去烧了些瓦钵子种水稻、搞实验”,先生夫人李仁恕满怀深情,“1956年考大学时毫不犹豫选择报考了四川农学院农学专业。”
上午,先生的同行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带来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学术报告,先生曾经的合作者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带来了《杂交水稻再生高产的实践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先生的学生亦登台献艺: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研究员开设《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技术》、重庆农科院副院长刘剑飞开设《重庆杂交水稻育种回顾与展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周开达院士的学生主讲,一共9场报告,从不同视角阐释了水稻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前沿学术问题,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现场听众掌声不断。
“他希望、喜欢看到我们以这种形式给他祝寿”,先生的学生、水稻所党总支书记吴先军谈到,“目的是凝聚国内水稻育种界精英,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共同进步。”
一生追求:为了大地的丰收
“开达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立志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还要吃好饭”,先生的夫人李仁恕在发言中忆及,“开达常说,为了大地的丰收,我甘愿受苦受累,为了水稻事业的发展壮大,再苦再累也不怕,要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事业。”
中国水稻所全体员工送上了一幅精心装裱的刺绣图——美丽的孔雀正展开漂亮的尾翼、华贵的牡丹开得正艳,题上“贺周开达院士八十寿辰”,所长程式华亲自送到了先生的夫人李仁恕手中。
“为我国杂交水稻奉献了一生的心血”,省科协副主席黄竞跃给予了高度评价。
忆及恩师的培育之恩,已是单位业务骨干、水稻专家的曾千春和邢少辰不禁热泪盈眶,感情的闸门倾泻而出:“老师,生日快乐,希望您早日康复!”
“他的形象让我们永远有深刻的回忆”,谢华安院士回忆起在海南基地和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他的一生,谦虚朴实,为了水稻育种,一生不断追求卓越、一生孜孜以求探索科学、一生追求创新。”
一座丰碑:“川农大精神”的缔造者和传承者
“今天的庆典,核心是对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党委书记邓良基在致辞中谈到,“先生的富有体现在由他一手创办的水稻研究所的累累硕果和满天桃李,体现在诠释和丰富了‘川农大精神’,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川农人。”
“三年研究生期间的每一个节假日都是在老师家度过的,师母烹制的美味至今难忘”,刘建飞饱含深情,“多少年过去了,老师柔软的话语还在温暖我的心田,老师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尊高大的丰碑。”
“家里有一口最大号的蒸锅,我们家每年端午节蒸粽子都是去市场上买满满一背篼糯米回来才够”,先生的小儿子周小禾说。
吴先军回忆起来一脸笑容,“年年都能吃到香甜的粽子,而且师母还给没有参加工作的弟子发压岁钱呢。我也在用老师的方法去带我的学生。”
“向周老师学习,做好科研、带好学生,不辜负他的期望,做好我该做的本职工作,发展我们自己的水稻事业。”先生的学生、水稻所副所长、我校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仕贵平静地谈到。
“川农大有今天的局面,是代代川农人不断奋斗、继往开来的结果,周开达老师为学校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丰功伟绩”,校长郑有良在庆典仪式上掷地有声,“今天从不同方面回顾周老师的为人为学,就是要学习在周老师身上体现、代代川农人凝聚成的‘川农大精神’。”
水稻所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接过“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研究基地”的牌子,期望以周开达院士为精神领袖,发扬先生的精神,在学术上相互“杂交”、互相启发,开创崭新未来。
“他有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是一座丰碑”,朱英国院士如是评价先生。
袁隆平亲手书写的贺卡
中国水稻研究所送上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