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工风采 > 正文

不断挑战坚持目标的郑爱萍

2014-09-12 张俊贤 点击:[]

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篇论文、一年获得8个国家专利,过去的这两年,水稻所研究员郑爱萍交上了沉甸甸的答卷。
  
  自然,耀眼的成果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
  
  “她是一个很有目标的人,坚持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可以不辞辛苦,让很多男同胞都自愧不如。”水稻所所长李平如此评价这位曾经的学生。当年课题组一起讨论时,大家觉得水稻纹枯病值得研究,因为水稻纹枯病是世界上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与稻瘟病、白叶枯病构成水稻的三大重大病害,但这也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因为其病原机制非常复杂,是具有多融合群、多核杂合的重大真菌病害。“当时大家觉得是泛泛而谈,只有她认定了这个目标坚持下来。开始从头学起,学植物分子病理学知识、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等等。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她没有丝毫退缩。”最终,她用获得国家著作权的组装分析技术揭开了水稻纹枯病菌神秘面纱,其研究成果《水稻纹枯病菌的进化和病原机制》一文也顺利被《自然-通讯》发表。
  
  “当时确实很辛苦,在深圳做基因组分析时,一年多里根本没时间管儿子。”一直试图在事业和家庭的“跷跷板”上找平衡的郑爱萍对此很是愧疚。“为了多照顾儿子,有时候真想撤退。”不过郑爱萍收拾起心情还是两头兼顾着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在工作中她能体会到科研挑战的乐趣和满满的成就感。
  
  从2003年主持第一个863计划“高效杀虫、防病重组农用微生物的构建”开始,郑爱萍就对杀虫新基因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杀虫基因的应用不仅让植物无农药残留,还能保护土壤、水系的生态安全。”这又是一个并不令人看好的领域,甚至堪称研究瓶颈。当时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很高的水准,抗虫cry1Ac基因已被全球广泛的应用到玉米、棉花等作物中。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再费力气。郑爱萍却一头扎了进去。如今,cry1Ac基因应用10多年后,其单一性已导致了抗虫性退化和昆虫群落的改变,大家才开始重视发掘新基因和二代抗虫基因资源研究的重要性。这充分显示了郑爱萍和她团队的超前意识。
  
  “我们自己开发软件找克隆基因,我坚信一定能找到新基因。”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获得了克隆抗虫基因的新方法并申请国家专利的保护。研究抗虫新基因需要综合害虫、作物、抗虫微生物三方面的知识体系,为此,郑爱萍又开始了自我知识全面“升级”。“很多东西都是不断更新的,全要靠学习。”
  
  如今,她与团队在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和863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克隆获得国际杀虫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的杀虫模式新基因27个,发现的抗稻飞虱新基因开创了世界先例。新申请的8个国家专利都是关于抗虫新基因的,能有效抵御玉米、水稻、棉花的鳞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等重大害虫,已和先正达、先锋、中种等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签订了抗虫基因的合作协议,部分基因已经进入国际专利PCT阶段。“我们一直坚持求实创新,克隆的新基因功能往往要经过数十次重复实验。”实验需要人工饲喂玉米螟、飞虱、线虫等模式害虫,“湿度,温度要相宜,喂吃喂喝要及时,比照料小孩还细致。”有时候晚上9、10点,她还要到实验室看看这些小家伙们的生长状况。有些害虫,比如蚜虫在实验室无法人工养活,就需要提着抗虫蛋白到处找虫生物测定,其中辛苦不言自喻。
  
  “希望我们找到的新一代抗基因应用到生产中,有望替代或者对cry1Ac形成补充,缓解基因单一性造成的抗性和对农业生态的影响,为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郑爱萍为自己确定了清晰的目标,下一步,她计划在基于目前抗虫新基因基础上,在抗虫基因的设计上进一步努力,“就像剪衣服,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利抗病虫基因组合到一起,应用到生产中,最终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有力解决重要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不发达地区的粮食问题。” 

\

上一条:杨林:青春在埋头实干中闪光 下一条:郭凌:“熬”出科研的精彩

关闭

主办: 四川农业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工会

E-mail:offxgh@sicau.edu.cn  联系电话:0835-288596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