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困地区,茂县凤仪镇水西村村民梁习全11亩“羌脆李”年收入40万元,南新镇罗山村75岁村民胡明贤6亩“羌脆李”年收入20-28万元。
在经济发达区,彭山农户杨志明300亩葡萄园年收入700余万元,双流四友葡萄农庄45亩农休旅融合基地年效益400余万元。
农民朋友的喜讯从各地纷纷传来。他们都说要感谢川农大的吕教授让自己脱了贫,致了富。他们口中的吕教授便是我校园艺学院吕秀兰教授。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吕秀兰教授也获得了全国通报表扬,并作为四川省获通报表扬代表赴北京参会。这也是对她担任科技特派员11年,倾情服务“三农”的一份褒奖。
以问题为导向 开展科学研究
在农民朋友的心中,吕秀兰教授是大名鼎鼎的“吕樱桃”。吕秀兰能与甜樱桃结缘,其实来自于一场危机。
甜樱桃是个“洋货”,70年代从欧洲引入中国,80年代引入四川,90年代末期为了生态恢复重建才开始作为经济林木在四川规模栽培。当时汉源等地在引进甜樱桃品种后,出现了树势高大,八九年不开花,或者开花不结果的情况,当地群众开始大量砍树。
1996年,吕秀兰等专家到当地帮助村民查找原因,分析对策。他们首次发现汉源白樱桃可以作为甜樱桃的授粉树,有效解决了授粉品种搭配不当的问题,让甜樱桃成功结上了果。
研究并没有止步,汉源甜樱桃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裂果非常严重,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的收入。吕秀兰等人通过多年的努力,进行了甜樱桃安全丰产优质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这套技术于2009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把裂果率从25-30%下降到5%以下,而且此项技术能把每个品种的成熟期相对集中到3至5天采收,对于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更强。
2010年,冬春交替时天气大旱、后期又遭遇低温,甜樱桃成熟期又天天下雨,采用原方式种植的甜樱桃减产,每亩产量只有200-300斤,而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甜樱桃产量却实现了翻3番,达到了每亩1500斤。一时之间,“吕樱桃”成了吕秀兰的代名词,在农户心中,她就是和“丰收”一词联系在一起的。
“要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努力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才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吕秀兰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除了甜樱桃,吕秀兰团队还自主选育了新品种“羌脆李”,短短7年在选育地茂县面积由不足1万亩增加到7.3万亩,产值10亿余元,辐射到全省30个贫困县,推广率达63%。团队开展的四川葡萄集成技术与模式创新研究与示范居全国领先水平,18个品种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团队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600余万亩,每年产值高达130亿元。
带动产业发展 奋战脱贫一线
“真心感谢吕教授帮助我们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村民李春霞说道。
2012年,李春霞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在省级贫困村——虎城镇茶花村建立合作社发展起了葡萄产业园。创业之初,李春霞当属农业种植的“门外汉”,第一次的投入,几乎全部打了水漂。也正是这个时候,当地党委政府参与其中,帮助李春霞对接上了吕秀兰专家团队。短短两三年时间,葡萄园不仅产量猛增,还发展起了6个葡萄新品种。按照2018年的收入计算,合作社全年产值约为80万元,其中支付村民土地收益6万元,支付劳务收入30万元,支付产业保底分红1.8万元,统计来看,李春霞的合作社将37.8万,也就是约50%的产值留在了村里,有效地带动了村民致富。
“通过建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除了广安前锋,近20年来,吕秀兰和团队已在精准扶贫区汶川、茂县、汉源、大凉山等地和经济发达区彭山、双流、龙泉等地建立示范基地30余个,基地成为技术、机制、模式展示窗口和辐射平台。
如今,西昌已成为全国优质晚熟葡萄基地,现有面积10万亩,投产面积6万余亩,产值10亿元,可每年带动20万人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
宜宾市屏山县现有茵红李12万亩,2019年产值达5亿元,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后实现提质节本增效,产值可逐年提高至10亿元以上。
尽管已是知名专家,但吕秀兰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每年2-8月生产关键季节,她每月20余天奔赴乡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训全产业链实用技术,发放周年管理历,年均培训3000人以上,带动4000-5000人脱贫增收致富。
“以农业问题、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加强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这就是我的使命。”吕秀兰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热爱的“三农”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