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分工会 > 正文

动物科技学院工会组织青少年科学启蒙活动

2018-05-24 动物科技学院 点击:[]

519日,动物科技学院的实验室里迎来一批稚嫩的“研究生”。雨点淅淅沥沥地从屋檐落下,人群在6教动科楼前聚集起来。动物科技学院“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迎来了第一批小访客——一群平均年龄10岁左右的小学生们,此次活动是动物科技学院工会组织的青少年科学启蒙活动。他们带着对科研、对实验操作的好奇,作为“2018年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的第一批访客开启了他们对科研的探索之旅。
                                                 
初到实验室,兴奋难耐 

这批“研究生”兵分两路先后来到各种畜禽动物的实验室,在真正的研究生的陪同下,开始了对实验室的探索。
  
  “这个是什么东西啊?”小朋友韩悠悠指着移液枪兴奋地喊道。
  
  一进入实验室,所有的小朋友都变得像福尔摩斯一样,眼睛睁得像放大镜一样,仔细地观察着实验操作台上摆放的各种仪器设备。有的猜测PCR仪器上的小孔是用来煎饼子的,有的断言水浴锅是用来煮鸡蛋的。
  
  大家五花八门的推断,在实验室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才慢慢地变得清晰。
  
  “这是我第一次到实验室里来,但是感觉学到了好多知识啊!”小朋友许悠然激动地说道。
  
  实验室介绍员博士生刘瑞、硕士生周瑞通过时下热门的小猪佩奇为引导,教授了“研究生”们如何辨认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大家在感叹生命形态多种多样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吸收刚刚学到的知识。


  动手操作,微观看世界


  实验室的讲解员考虑到“研究生”们知识层面的局限性,也安排了富有趣味且操作简单的实验项目以供体验。
  
  “研究生”们来到显微镜操作室,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普通光学显微镜,并细致观察各种切片,例如:小鼠输卵管上皮切片、头发丝切片等等。
  
  “哇!巧巧你来看看我这个!”“研究生”何润怿通过显微镜准确找到小鼠输卵管上皮结构后,向旁边的“研究员”描述着图像,“好清晰啊,好像是动物细胞吧,没有细胞壁诶。”
  
  实验操作不仅仅让小朋友们大饱眼福,更让各位家长们也得以机会感受微观世界。
  
  “过了高中生物课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显微镜了,这种感觉好怀念啊!”陪同参观的家长也开始重温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把自己的头发丝扯下来压片制成切片后,细心地观察起来。


  科研路,漫漫长,科研精神可培养


  结束第一项实验操作后,学院为“研究员”们还安排了一个秘密环节供长期参与。大家自觉有序地排在实验室门口排队,但也忍不住张望,期待何时才能领到自己的蚕宝宝。
  
  “这个养蚕啊,大家一定要注意,要随时保持它的一个干净的环境。你也不喜欢整天都和你的粪便待在一起嘛!”研究生师兄的讲解让所有同学哄堂大笑。
  
  大家看着自己手中的蚕宝宝,嚷着爸爸妈妈赶紧找到足够多的桑叶,要让蚕宝宝都健康成长。
  
  自打领了自己的蚕宝宝之后,小朋友们无一例外地都不愿意将蚕宝宝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保管,刚出实验室两步就低头确认一下自己的蚕宝宝是不是还活蹦乱跳的。
  
  养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一、二、三、四、五龄不断的变化,才有机会结成蚕茧。而要想得到高质量水平的蚕茧,则更需要饲养员的贴心照顾了。
  
  “养蚕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操作,操作难度不大,但需要的是小朋友们的用心。”动科院工会宣传委员何勇老师说道,“通过养蚕可以培养小朋友们的耐心和细致度,这不仅仅是对我们自然科学学科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对我们小朋友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的。”
  
  动物科技学院工会组织的青少年科学启蒙活动,将从519日起持续开放7天,对全社会公共开放。通过让平常的上班族、受教育者近距离地接触科研,让更多的人感受科研的魅力。“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要教给孩子们知识,其实更是想教给大家一种科研的精神,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何勇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对各种实验仪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研究员”们正通过图片仔细辨认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结构区别

                 实验操作不仅让“研究员”们大开眼界,爸爸妈妈们也来过个瘾 

 

上一条:农学院举办“遇见您•好幸运”主题教职工风采展 下一条:资源学院部门工会开展“浓情母爱•感恩常在”——母亲节花艺DIY活动

关闭

主办: 四川农业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工会

E-mail:offxgh@sicau.edu.cn  联系电话:0835-288596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36号